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10月14日,免费性爱直播
社工2501团支部组织全体团员及青年前往香山公园革命纪念地,开展“踏寻赶考足迹,践行回信精神,凝聚青年力量,担当时代重任”主题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以 “行走的思政课” 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实地探访结合,让团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历史、强化使命担当。

实地研学:重走赶考之路,感悟红色初心

10 月 14 日上午,社工2501团支部怀着崇敬的心情抵达香山公园革命纪念地,开启红色研学之旅。本次研学严格遵循香山革命历史脉络,依次参观双清别墅、来青轩、丽瞩楼(香山专用电话局)、中央宣传部旧址等 8 处革命旧址,全方位回溯中共中央 “进京赶考” 的光辉历程。
双清别墅是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的第一个指挥所,大家驻足于毛泽东同志当年的办公居住地,凝视着桌上的文稿、墙上的地图,仿佛能看到革命先辈深夜伏案、擘画新中国蓝图的身影。
随后,大家来到来青轩,参观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办公居住地,聆听宣教员讲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初心、艰苦奋斗的故事,深刻体会 “两个务必” 的历史分量。

为了深化学习成果,大家集体前往了香山革命纪念馆,更加全面具体了解、学习在香山的工作历史与香山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先辈们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作为社工专业学生,未来我也想用社工理念为基层服务,这是我们的专业使命,也是青年担当。” 社工2501团支部一团员代表说到。
互动研讨:凝聚青年共识,勇担时代重任
在“回信精神学习分享” 环节,团员青年结合上午的研学感受,围绕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展开深入讨论。
在 “青年担当主题研讨” 环节,大家结合社工专业学习与未来规划,就 “新时代青年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分组讨论。提出 “将社工专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结合”“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利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 等具体行动方向,形成一批有价值的青年行动倡议。

“之前学习回信精神时,我对‘发光发热’的理解还比较抽象,但今天站在香山这片红色土地上,我突然明白,革命先辈的‘赶考’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我们这代青年的‘赶考’,就是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需要的地方扛起责任。”社工2501团支部青年代表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

成果深化:巩固研学实效,延续红色传承
回到学校后,团支部迅速启动活动后期深化工作。鼓励团员青年将研学所得转化为文字、影像作品。优秀作品将陆续在学院公众号、班级公众号推送,让红色精神影响更多青年。此外,团支部还决定将红色精神学习融入日常团组织生活,通过 “每周一学”“红色故事分享会” 等形式,持续巩固研学成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次主题研学活动,是社工2501团支部落实青年思想引领、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生动实践。正值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团支部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研学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未来,社工2501团支部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组织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主题活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阔征程中挺膺担当,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活动感悟
如何上好一节团课,是团组织建设中的一大重要命题。当接到开展相关团日活动的通知后,我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既实现团日教育目标,让团课内容充实丰富,又能吸引广发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激发大家对理论学习的乐趣。以此为出发点,最终确定下来本次团日活动的开展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
同时,活动内容的策划尤为重要。我协同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进行了大量的构思与计划,并根据策划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执行方案与应急预案。确保本次活动的开展安全、规范、高效。
另外,团日活动不应仅局限于团员同学,而应该把广大青年发动起来,鼓励支持大家参与团的活动,提升思想认识与理论水平,保持先进,实现进步。
未来,社工2501团支部将以高度的热情与严谨踏实的态度坚决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并将不断创新开拓,贯彻好团的教育与开展好团的活动,锻造一个刚劲先进的团集体。
——唐浩博

站在毛泽东同志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双清别墅前,我惊异于新中国宏伟蓝图起笔之处竟是如此简朴。步入来青轩,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居住的地方,我被那种“陋室生辉”的精神气质深深打动。它提醒我们,未来的社会服务工作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这种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初心。
——李宇轩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和老一辈革命家办公居住地的旧址前,我久久伫立。这背后,映照着党中央在香山“进京赶考”的峥嵘岁月“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平凡的坚守”,这种扎根现实、心怀家国的精神,引领着新时代新青年不负时代,心系人民,砥砺前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赶考”路,我们当以香山精神为指引,涵养社会工作学科素养,用专业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用人文关怀温暖困境群体,努力书写新时代新篇章,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彭熙辰
